【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】烈火永生“青城七勇士”
翼城作为革命老区,众多村落曾燃起革命的烽火。沿着翼城红色第一村——紫琴村向北前行,便来到了两坂枣园村(原两坂村),著名的“青城七勇士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。
翼城县隆化镇理论宣讲团成员 高楠
这就是我们七名烈士和日伪军战斗时的场景,当时他们的战斗是从深夜到黎明,他们与40倍于己的敌人战斗,他们(日本人)用柴火烧,用辣椒烟熏,但是我们的七名烈士始终顽强抵抗……
前来参观学习的民众络绎不绝。人们驻足于英雄雕像前,凝视着那定格了战斗姿态的坚毅身影,在无声的追思中,感受着七勇士用生命铸就的不朽精神。
上世纪四十年代,日军侵入晋南,翼城县也未能幸免。成千上万的百姓深陷炼狱般的苦难之中。危难之际,我党在翼城东山深处,紧邻浮山、沁水的青城村建立起“青城县抗日民主政府”,用热血与赤诚筑起守护家园的长城。
1944年8月,抗日民主政府指派军械员王金荣、班长苏联明,以及战士马金让、徐其珍、陕学胜、李来喜和李致远等七人组成侦察队,驻扎在两坂村的一个窑洞里,承担着宣传抗战、发动群众、狙击敌人的任务。
1944年12月26日,临近小年,王金荣等七位战士根据情报,前往县城附近的村庄成功破坏了警备队到辛村抢夺粮食的阴谋,并将被抢的粮食归还给了村民。怀着胜利的喜悦,当天夜里10点多,他们一行七人返回两坂村,夜宿在“堡垒户”李长顺家中。
溃逃的警备队将粮食被截的事情告知日寇,日寇下令查清七名战士的位置。警备队沿着道路向后山追查,由于汉奸告密,立刻锁定了两坂村。今年73岁的李庆河老人,自幼便常听村里人讲起这段往事,每次提及,总激动得声音发颤。
两坂枣园村村民 李庆河
七位战士执行完任务回到两坂村天就黑了,由于两坂村里出了叛徒汉奸,他就把七位战士住在两坂村的消息透露给日本人,把日本人带到了村里。
随着岗哨发出3声警备枪响,日军进村,李长顺及时告知战士们,7名战士起身突围,迅速翻越李长顺家的后墙,并占领了村庄制高点,与敌人展开激战。面对众多敌人,战士们不得已退回窑洞里。
两坂枣园村村民 李庆河
日本鬼子到村里就把这个地方给包围了,鬼子们在老百姓家里抢了一些柴火,把这个窑口就堵住,点着柴火,撒上辣椒,用辣椒的烟气把战士熏的,但这七位英雄宁死不屈。
七勇士不出来,敌人也不敢进去,只听见窑内传来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咳嗽声。战士们一边高呼:“宁可化为灰烬,也绝不投降!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一边全力反击,直至打完最后一枚子弹,全部壮烈牺牲。
黎明时,青城县抗日游击大队指导员率领全队战士,从40多里外跑步赶来,成功击退了敌人。当大家走进窑洞时,七位战士的身躯被烤得焦黑,尽管如此,他们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态。
1945年1月13日,《新华日报》太岳版刊登了青城七勇士壮烈殉国的消息,赞誉他们“忠勇惊天地、浩气贯长空”。太岳军区授予授予他们“青城七勇士”的光荣称号。1947年,两坂村被中共翼城县委和中央老区访问团命名为“七勇士村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翼城县委、县政府修建了七勇士纪念碑。
隆化镇理论宣讲团成员 高楠
每当我站到七勇士殉难的窑洞前,都像穿越进那段滚烫的历史,红色宣讲对于我来说,不仅是工作,更是对过去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担当。希望通过我的讲述,让更多人了解到英雄从未远去,而是化作了照亮未来的光芒。今后我要立足隆化发展实际,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,做好新时代的红色文化传播者。
编辑:姚冬娟
审核:张瑞丽 常锦华
-
【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】少先队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暑期研学赓续红色血脉
发布时间:2025/08/26 - 发布时间:2025/08/26
-
翼城县委编办关于2024年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实地核查情况的通报
发布时间:2025/08/11 -
【最初中国 文明临汾】我县举办“文明沁夏 翼展新风”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活动
发布时间:2025/08/06 -
【最初中国·文明临汾】临汾市生态环境局翼城分局开展三个“十小事”宣传活动
发布时间:2025/07/20 - 发布时间:2025/07/17
文章搜索